當坡地災害的成災規律已跳脫掌握,現代化工程防治顯得有些緩不濟急時,開展土石流潛勢區域的災害預防觀念和避災對策,
是目前最迫切需要之工作。直接讓民眾認識如何在尋常時期檢查防災措施、在災害發生前如何預知、在災害發生時如何避難、
以及在災害發生後如何求援重建,凝聚「救災」要從「防災」做起的共識,建立居民「自救而後人救」的觀念。
各級政府除了擔任災害後勤救援工作外,亦可提供足夠且詳細的防災訊息和知識來教導基層民眾,以提升危機意識和防災本能,
並且發揮團隊合作,整合內、外資源,強化災前之整備工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於桃芝風災後,特別加強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相關工作之推動,
透過「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規劃作業程序」擬定,以當地土石流可能成災狀況(或條件)、規模及波及範圍為現勘重點,
配合相關調查及研發之成果,例如人為設施發生異常的簡易判別方法、土石流災害分布、危機判斷及處理方式、
避難路線、避難處所、安全區、緊急救援聯絡系統、山坡地小常識等資料,規劃當地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機制,
共同致力於地區防災、避災及減災的預防措施,提昇民眾平時之準備及災害來臨之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