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流 Q & A
1. 為何要劃設土石流潛勢溪流?
土石流是一種自然現象,人類無法使其完全不發生,但若能事前了解那些地方容易發生土石流災害,就可搭配疏散避難等軟體防災措施或進行硬體整治工程,以預防、減輕、甚至避免土石流災害;所以劃設土石流潛勢溪流之目的,是在保障山區民眾的安全。
2. 土石流潛勢溪流劃設的標準為何?
防災工作必須要有保護對象,會劃設為土石流潛勢溪流者,必須同時具有土石流發生潛勢,及發生後可能會對當地房舍、道路、橋梁及重要公共設施造成災害,才會將之劃設為土石流潛勢溪流,並對其進行防、減災工作;如深山內某個無人居住或進出的地方,即使時常發生土石流現象,但因對人們的生活不會造成影響,所以並不會劃為土石流潛勢溪流。
3. 公開土石流潛勢溪流有無法律依據?
依據災害防救法第22條,為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土石流潛勢溪流必須依法公開,因此水土保持局除已發布「土石流災害潛勢資料公開辦法」外,並定期更新與公開土石流潛勢溪流。
4. 劃設為土石流潛勢溪流後,是否有開發上之限制?
本局依災害防救法第22條規定所劃設之土石流潛勢溪流,係用於推動防災工作使用,除經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外,並無相關限制開發或土地利用管制事項。
5. 土石流潛勢溪流的數目會變動嗎?
會變動的。由於每年颱風豪雨都可能造成不同地點發生土石流災害,因此每年都會針對地方政府提報建議新增或須檢討之土石流潛勢溪流地點進行審查,再將詳細地點與地圖已公布在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方便民眾上網查詢。
6. 那些地區要特別注意土石流災害?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較低之地區,通常須要特別注意。例如莫拉克災區內的高雄市六龜區、甲仙區、桃源區、那瑪夏區,南投縣信義鄉、水里鄉、仁愛鄉,以及嘉義縣阿里山鄉等。
7. 土石流發生前後有何徵兆?
1.附近有山崩或土石流發生
2.野溪流量突然增加
3.有異常的山鳴
4.溪水流量急遽減少
5.溪水中帶有流木
6.溪水異常混濁。
7.溪流中有石頭摩擦聲音
8.有腐植土臭味
9.有樹木裂開之聲音
10.動物有異常行為
11.感覺地表震動
12.上游有「 Go 」聲音(聽覺)及火光或像雷光的閃電
2.野溪流量突然增加
3.有異常的山鳴
4.溪水流量急遽減少
5.溪水中帶有流木
6.溪水異常混濁。
7.溪流中有石頭摩擦聲音
8.有腐植土臭味
9.有樹木裂開之聲音
10.動物有異常行為
11.感覺地表震動
12.上游有「 Go 」聲音(聽覺)及火光或像雷光的閃電
8. 颱風期間要如何得知那些地方已發布土石流警戒?
1.電視新聞
2.網路查詢 (https://246.swcb.gov.tw)
3.電話查詢 0800-246-246 (土石流-土石流)
2.網路查詢 (https://246.swcb.gov.tw)
3.電話查詢 0800-246-246 (土石流-土石流)
9. 颱風豪雨期間發布的土石流黃色及紅色警戒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土石流「黃色警戒」的意義為當某地區的「預測雨量」大於當地的「土石流警戒基準值」,水土保持局即針對該地區發布黃色警戒。而土石流「紅色警戒」的意義為:當某地區的「實際降雨」大於當地的「土石流警戒基準值」,水土保持局即針對該地區發布紅色警戒。
10. 土石流發生時,應如何進行疏散?
依平時防災疏散避難規劃及演練之路線避難,緊急時應往溪流二側高地方向疏散。
11. 土石流紅色警戒發布後,是否需要全鄉或全村都疏散?
土石流災害是一種局部性災害,有其一定的影響範圍,故疏散時應優先針對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內的保全對象進行疏散,除非考量該村落之道路易中斷形成孤島現象,多數情形無需全鄉或全村疏散;亦即可在村內事前規劃選定相對安全之緊急避難處所,紅色警戒發布後,即依照規劃的避難路線疏散至緊急避難處所。
12. 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區時,是否一定要強制撤離?
依據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作業規定,「當某地區實際降雨已達土石流警戒基準值時,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發布該地區為土石流紅色警戒區,地方政府應勸告或強制其撤離,並作適當之安置。」實務上,第一線之鄉鎮長可依當地實際的降雨狀況,視情況判斷疏散與否;但建議只要發佈紅色警戒,即須以生命安全為優先,進行疏散作業。
13. 為什麼颱風警報解除了,水保局的土石流警戒沒有同步解除?
由於土壤含水量消散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颱風警報已解除,山區之土壤含水量可能仍處於飽和狀態;此時如有後續零星降雨,亦可能導致土石流發生,因此土石流警戒未必會與颱風警報同步解除。
警戒基準值 Q & A
1.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為何需調整?
土石流的發生與降雨及地文環境有關,當環境產生變化時,觸發土石流的降雨條件也可能相對跟著改變,如莫拉克風災後表土鬆散,或產生大量崩塌地,皆會使警戒基準值產生變化。同樣的,當環境條件改善時,其警戒基準值亦可能向上調昇。
2. 警戒基準值是否有考量降雨強度?
土石流降雨警戒模式主要考量為總有效雨量及降雨強度,並以兩者之乘積作為土石流降雨趨動指數(RTI),為使一般民眾更易了解及進行防災作業,故以降雨強度 10mm/hr為基數,將土石流降雨趨動指數(RTI)除上10mm/hr ,即為目前所採用之警戒基準值,故其仍然有考量降雨強度對土石流觸發之影響。
3. 警戒基準值是否考量前期降雨量?
土石流的發生與土壤的含水量有關,因此除本次降雨之外,也需考量前期降雨的影響,目前土石流降雨警戒模式之前期雨量最多往前計算七日,並且隨日數愈前衰減量愈大,其主要係考量土壤入滲及含水量的遞減。
4. 如何取得各地警戒值資訊?
可於土石流防災資訊網(https://246.swcb.gov.tw )查得所在地區之土石流警戒基準值
5. 豪雨或颱風期間如何取得警戒發布資訊?
6. 警戒基準值如何因應地震之影響?
依據歷年研究經驗,當地震震度5級以上時,可能造成災害事件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和環境變異等因素,為利防災作業,水土保持局採預防性調降,一般考量影響程度調整1~3個級距(註:1級距為50mm)。若歷經災害後幾年內環境無明顯變異,則進行調昇動作。
細胞廣播 Q & A
1. 什麼是土石流警戒細胞廣播訊息?
「土石流警戒細胞廣播訊息」是利用行動通信系統的 「細胞廣播服務技術 (Cell Broadcast Service Cell,CBS )」,提供政府得以在短時間內,大量傳送土石流警戒訊息到土石流警戒發布範圍內的民眾手機,使社會大眾及早掌握離災、避災之資訊。
2. 土石流警戒細胞廣播訊息和一般簡訊有何差異?
土石流警戒細胞廣播訊息係運用通訊系統基地臺,將訊息廣播至特定區域內所有手機,以即時通知民眾;但如果短時間出入基地臺訊息推播範圍,並不會重複接收到告警訊息。當手機接收到災防告警訊息時,會發出特殊的告警聲響並振動,與一般簡訊略有不同,惟請不必驚慌,應當提高警覺、及早應變。
3. 手機收到土石流警戒細胞廣播訊息後,應該怎麼辦?
當您收到土石流黃色警戒訊息時:
(1) 弱勢族群應提早疏散。
(2) 檢視居家環境安全,關好門窗。
(3) 攜帶緊急避難包、隨身衣物與重要證件,準備疏散。
(4) 持續注意收聽氣象報告與廣播電視等訊息。
當您收到土石流紅色警戒訊息時:
(1) 攜帶緊急避難包、隨身衣物與重要證件。
(2) 疏散至村內緊急避難處所或外地收容所,靜待土石流警戒解除。
(3) 通知親友與疏散避難小組人員,已疏散至那個避難處所。
(1) 弱勢族群應提早疏散。
(2) 檢視居家環境安全,關好門窗。
(3) 攜帶緊急避難包、隨身衣物與重要證件,準備疏散。
(4) 持續注意收聽氣象報告與廣播電視等訊息。
當您收到土石流紅色警戒訊息時:
(1) 攜帶緊急避難包、隨身衣物與重要證件。
(2) 疏散至村內緊急避難處所或外地收容所,靜待土石流警戒解除。
(3) 通知親友與疏散避難小組人員,已疏散至那個避難處所。
4. 若我一直待在土石流警戒發布的範圍,一天會收到幾次土石流警戒細胞廣播訊息?
土石流警戒細胞廣播訊息發布時機,是配合土石流警戒預報單發布同時發送,分別在0:30、6:30、12:30、15:30、18:30、21:30發送,若必要時將予以加報。
5. 使用同款手機、同一4G業者的服務,為什麼有人收得到細胞廣播訊息,有人卻收不到?
- 訊息發送時,您正在語音通話中(採4G VoLTE不在此限)。
- 訊息發送時,正在使用3G網路上網(APP背景資料傳輸亦屬上網喔)。
- 手機是否開啟飛航模式或未插入SIM卡。
- 手機未設定開啟「警訊通知」、「緊急警報」或「測試用訊息」。
-
手機未更新作業系統,不具接收全部災防告警訊息功能(適用105年3月1日前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型式認證合格之手機),
請至下列網頁查詢: https://nccmember.ncc.gov.tw/Application/FUN/FUN025.aspx。
加註的部分建議移到其他地方
【註】關於手機接收災防告警訊息之相關問題,可撥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02-33438276"
註:服務諮詢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08:30-12:00; 13:30-17:00)
加註的部分建議移到其他地方【註】其餘相關QA,請參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站
首頁-資訊櫥窗-重要議題-重要專區-災防告警服務專區
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3737&is_history=0&pages=0&sn_f=35514